书法界“到民间去”的实践:从“碑学运动”到“现代书法”|“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系列活动 ∙ 学术讲座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5/03/25
到源头饮水 与伟大同行
“传统书画研习的范畴与门径”系列讲座∙第6讲
书法界“到民间去”的实践:从“碑学运动”到“现代书法”
主 讲 人
主持人
郑文昕 艺术家
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教学部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协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
讲座时间
2025年3月26日(周三)晚上6:30-8:30
讲座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号楼图书馆北楼3楼临摹室/B303室
内容提要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这一特殊时刻之前后,中国的学术界刮起了一场“到民间去”的风潮,通过身体力行的民间考察与书写行动,青年知识分子联结到更为广阔的政治与文化意涵,从而产生深远的文化再造意义,影响至今。
在书法界,这种“到民间去”的文化再造行动可以追溯到晚清的“碑学运动”,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以碑版书法的挖掘、梳理甚至赋魅为契机,将那些匿名的、断裂的民间书写纳入到书法史的叙事体系中,从而拓展了书法研究和实践的边界,同时延展了书法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广艺舟双楫》将“穷乡儿女造像”视为新理异态的书学新样式,极大地刺激了书法现代性的思考。
到了80年代中期,“现代书法”运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冲击,一方面将视野投向跨文化、跨学科的互动中,另一方面就是重新学习、汲取和使用“民间”,这使得书法实践成为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的新艺术系统。
书法界“到民间去”的实践,从明末傅山的只言片语,到晚清的碑学运动,再到民国书家的现代性空间阐释,直至“现代书法”的整个历程,揭示出书法界的“到民间去”中之“民间”包含的双重内容:其一,书法的现代性历程中,“民间”总是在在形塑书法的具体实践,并打破原来的审美范式,使得今天的书法精神总是脱离不了“民众性”;其二,从碑版书法出发,承载“五四”精神,使得今天的书法研究和实践成为某种文化意义的行动纲领,它象征着民俗、民间、民族、国家文化之再造运动在当代的艺术行动。
(4月9号〖周三〗讲座——碑版书法系列第4讲,将接受、指导20位同学现场临写碑版书法,欢迎同学报名!)
陈量,生于陕西宝鸡,现生活、工作于杭州。幼时跟随社火把式、画庙艺人李湖先生学习书法和神像绘制,成年后在陕西科技大学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就读,获博士学位,留中国美院任教。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最高奖,理论研究获“刘勰评论奖”。常年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南太行乡村展开田野工作,其创作和研究涉及地方知识的挖掘整理、古代仪式、民艺思想、文字起源和人类书写的传统。受仪式思维和长青哲学启发,思考如何将零碎、混杂的民间思想以书写方式重建。同时对思想史研究、民间亚文化、艺术乡建、地方传说和信仰充满热情,于2020年创立仪式民众剧团(CPT)。作为将文字书写传统纳入到观念艺术的民族志实践者,一直在探索文字魔力的存在及其表现方式,文字的民间拜物教传统与书写文化的社会思想脉络之双重实质。其实践领域跨越书法、民族志影像、剧场、绘画和文本等,依此质询文字书写与社会历史之间复杂的思想问题。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
[美]洪长泰著,董晓萍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地泉涌动:“到民间去”与1920年代中国的文化再造》
袁先欣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
《作为实验的田野研究: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科玄论战”》
施爱东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邱振中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
馆藏索书号:J292.1/448

⊰ 视频直播 ⊱

一页南山视频号
图书馆“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系列活动/学术讲座·读书沙龙(艺术沙龙)概况
“书香校园”经典阅读系列活动,包括常设学术讲座、专题性读书沙龙(艺术沙龙),是图书馆遵照中国美术学院新文科教育提出的人文通识、专业通识课程集群建设理念,并配合学校推进学分制改革与拓展教育,深度融入艺术人才培养,于近年来组织营建的学术交流分享与经典阅读推广之平台。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旨在围绕东西方(中西印)文化思想解读和跨学科交叉会通,邀请我校专业老师和校外知名学者来馆作专题学术讲座,或主持名家名作(学术名著、艺术名作、文学经典)导读等专题性读书沙龙(艺术沙龙),为读者揭示艺术文化的深厚渊源,启迪跨学科领域学习的视野、思维和方法,领会“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的大学之道,同时导引激活馆藏内外(线下、线上)经典学术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学生得学艺之深沉,人文之化成,不负图书馆之使命。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至今已经举办学术讲座、读书沙龙(艺术沙龙)逾百场。
“劳作上手,读书养心”,中得心源,造化之功。期待和欢迎各位老师、学者来馆讲学交流,为国美学子的青春时光留下这一张“平静的书桌”与大学生涯的“一千零一夜”。
图书馆联系人:郑老师
0571-87200108
策划、文案:郑宏伟
执行团队:王汇青 孙劲松
视频直播:朱佳燕(建筑艺术学院)
摄像、摄影:李隆晨(中国画学院)
海报设计:朱佳燕(建筑艺术学院)
编辑:王冶陶 丁聿
审核:金琤 兰友利